1、登革热疫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全球多个区域以及中国部分省份。全球主要疫区有:东南亚:缅甸(仰光、孟邦、内比都等)、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美洲:巴西、阿根廷、秘鲁、加勒比海地区(古巴、海地等)。太平洋岛屿: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等。
2、登革热典型的症状包括高热、“三红”(面红、颈红、胸红)、“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和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四肢躯干或头面部,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如果2周内有登革热疫区旅行史,或自己活动的城市有确诊病例,再加上出现“热、痛、红、疹”,则很有可能得了登革热。
3、登革热的疫区主要包括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如云南、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 20世纪,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多次大规模流行,造成了数百万的病例。 在东南亚,登革热一直呈现地方性流行状态。 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次爆发登革热,迅速蔓延至多个市、县,并检测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
每日信息差(10月4日):天气情况: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已加强为超强台风,对周边地区造成风雨影响。湖北西部等地将有新一轮降雨过程,需注意防范。福建、广东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出行请注意安全。政策与经济:两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延续实施小额贷款公司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广西百色西林县直升机坠毁:4日下午,广西百色西林县一架为南方电网进行超高压巡线作业的直升机坠毁,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自然灾害 台风“小犬”登陆台湾:5日早晨,台风“小犬”以最大风力15级登陆台湾,引发暴雨,造成1人死亡,304人受伤,超过17万用户停电。
南航系统异常机票处理:南航确认11月8日晚系统异常期间售出的机票全部有效。旅客可正常使用这些机票。广东深圳与湖南益阳安全事故:深圳龙华区大浪街道某广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致1死3伤,嫌犯已被捕。湖南益阳一小车坠江,导致4人溺亡,1人获救,官方正在善后处置。
从成交套数来看,10月4日单日新房成交套数(169套)相较于9月整月(3343套)有显著差距,但单日数据难以全面反映整月市场情况。从成交面积来看,10月4日住宅成交面积(17340.51平方米)仅为9月住宅成交面积(3279315平方米)的零头,显示出单日成交的集中性。
1、美国研究人员指出,近年来全球登革热病例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近五分之一的病例可以归因于气候变化。这一发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表明气候变暖正在无形中加剧登革热的传播。
2、传染病方面,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气候变暖使得蚊子的繁殖季节延长、分布范围扩大,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的发育和传播速度也可能加快,从而导致疟疾的发病率上升。例如,一些原本气候凉爽不适合疟疾传播的地区,因气温升高变得适宜蚊子生存,疟疾疫情可能随之出现。
3、年泰国最近爆发的流行病主要是登革热。根据泰国公共卫生部的信息,2023年泰国就已经进入了登革热爆发期,感染病例数量显著增加。为了应对这一疫情,泰国政府已经开展了灭蚊运动,并加强了对登革热的监测和防控措施。然而,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登革热的传播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4、健康层面 气温、湿度等直接影响人体舒适度,例如持续高温增加中暑风险,极端寒冷诱发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全球变暖还导致登革热、疟疾等疾病传播区域扩大。2023年欧洲热浪期间医院接诊量较往年激增30%,印证了气候与健康的强关联。 农业生产 降水周期决定作物收成,如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导致多地水稻减产。
5、登革热:热带疾病的隐形威胁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全球有39亿人面临感染风险,亚洲尤其严重,印尼、新加坡、泰国等地病例频发。虽然我国并非登革热高发区,但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流动,疾病扩散的风险不容忽视。
6、疾病传播风险增加: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和空气污染加剧,增加了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风险。高温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高温天气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等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上升,威胁人类健康。食物和水资源安全受威胁:全球变暖还可能影响食物和水资源的安全,对人类生存条件构成潜在威胁。
越南南部成为登革热重灾区的主要原因是南部湄公河三角州地区气候湿热,蚊子极易繁衍。分析如下:气候因素:越南南部,特别是湄公河三角州地区,气候湿热,这种环境非常适合蚊子的生存和繁衍。湿热的气候条件为蚊子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使得蚊子数量迅速增加。
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所有典型登革热患者均发热。
年6月出现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以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一共收治(病情略重)病例536例,门诊快速排查5000多例次,2014年的登革热疫情实际上是最近十余年来的最高峰年份,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2014年9月以来,广州市本地感染登革热的病例数以“爆发”式增长,全市每个区(县市)都已出现登革热病例。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可传播寨卡病毒的媒介伊蚊,近年来与之传播方式相似的登革热输入性疫情持续增多,并在南方部分省份引起了较大规模的暴发疫情。随着与相关国家或地区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我国存在寨卡病毒输入风险。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季节伊蚊密度较高,一旦有病例输入,不排除在局部地区发生本地传播扩散的可能。
莫名发烧可能中标,5种人特别注意致死风险 虽然登革热不至于会容易送命,但因为感染其中一型后,还可能感染另外一型,交叉感染之下,特别容易有重症发生,死亡率就可能高达20%,等于每5人就会有1人死亡。
多留意观察孩子: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全身疼痛、皮疹等症状,应当考虑到登革热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综上所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其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幼儿、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马来西亚2019年上半年登革热病例已累计超2万例,较去年同期增加94%,其中93人死于登革热,较去年同期的53人也增加了75%。此外,新加坡2019年的登革热病例也急速上升,从年初到7月13日就已累计报告病例7374例,超过去年全年病例数的两倍以上。
登革热就目前来看并非是很严重的疾病,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治愈。但也有重症患者死亡的案例,病死率相对较低。目前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医疗卫生条件下,患上登革热在及时接受治疗后都能快速痊愈。与此同时,我国一直在抑制病毒根源的传播,及时进行蚊虫的消杀工作,普及登革热的防疫知识,公众不必过于恐慌。
NS1检测阴性但发烧不一定就不是登革热。NS1检测是登革热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NS1检测阴性会降低登革热的可能性,但不能完全排除。一方面,NS1检测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比如检测时间过早,病毒在体内还未大量产生NS1抗原,就可能出现检测不出的情况。
1、全球疫情快讯 2022年03月25日星期五 黄热病疫情 乍得:自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3月8日,乍得累计报告了72例黄热病病例,其中35例已确诊。喀麦隆: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8日,喀麦隆累计报告了49例黄热病病例,其中35例确诊,并有8例不幸死亡。
2、全球疫情快讯 2022年05月10日星期二 霍乱疫情 马拉维:2022年3月3日至5月1日,马拉维累计报告94例霍乱疑似病例,其中13例确诊,4例死亡。赞比亚:2022年4月11日至4月25日,赞比亚累计报告21例霍乱确诊病例。
3、周一:受外围股市反弹影响,A股以金融股暴涨为首,大盘高开高走反弹。周二至周三:在均线附近调整,周三成交量萎缩明显。周四:大盘再度放量高开高走,中小创表现不如上证,大盘股行情明显。周五:大盘大幅低开盘整,直接吞掉周四涨幅,成交量大幅回落。
4、原油市场:由于感恩节假期休市,上周五能源市场提早收市,原油期价收盘狭幅震荡。但本周OPEC视讯会议在即,且前一交易日原油期价已登上3月初以来高点,市场关注度较高。上周WTI原油和Brent原油均连续第四周收高,涨幅分别达到3%和2%。
5、国际新闻 (1)印度与国际新闻 印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多国进行经济与政治交流。印度总理近期访问了日本,双方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2)国际快讯 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各国政府持续加强防控措施。同时,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多国承诺加强减排行动。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